根據哥倫比亞氣候學院最新分析,一瓶常見的1公升裝瓶裝水,竟可能含有高達24萬個塑膠微粒。(圖取自freepik)
葉立斌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一瓶典型的一公升裝水含有多少塑膠微粒?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,根據哥倫比亞氣候學院最新分析,一瓶常見的1公升裝瓶裝水,竟可能含有高達24萬個塑膠微粒,是2018年估計值的100倍。研究指出,這些大多為「奈米塑膠」極細小的塑膠碎片,甚至能穿透腸道與肺部。主要來源包括瓶裝材料中常見的PET(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),全球每年生產近4億噸塑膠,且這些廢棄物進入環境時,不會自然降解。
江守山於臉書「江守山醫師」發文分享1項研究,哥倫比亞氣候學院的科學家對3個流行品牌的瓶裝水進行了測試,發現每公升水中含有10萬到37萬個塑膠顆粒。大多數顆粒都是奈米塑膠—極其微小的碎片,可以穿過腸道和肺部。
PET,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,是科學家檢測到的最常見的塑膠之一,這表明它們是從瓶子本身滲出的。但科學家表示,塑膠無所不在。全球塑膠產量每年接近4億噸,每年有超過 3000萬噸被傾倒在水中或陸地上。塑膠不會分解成良性物質,而是會不斷分裂成具有相同化學成分的較小顆粒,這些顆粒不會降解。
科學家表示,任何裝在塑膠瓶中的產品,例如調味品和飲料,都含有塑膠顆粒。公共供水中也含有塑料,儘管其含量遠低於瓶裝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