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發現,小學生暑假若晚睡時間超過1小時以上,BMI上升速度也會變快;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李惠芬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暑假剛開始沒多久,好不容易不需要6點起床7點出門8點上課,玩到11、12點再睡好不快樂?美迪大直婦產科診所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陳奕成分享有研究發現,小學生暑假若晚睡時間超過1小時以上,BMI上升速度也會變快,讓孩子從原來「直著長」變成「橫著長」。
陳奕成在臉書專頁「兒童內分泌 陳奕成醫師的樂高園地」發文指出,生長激素不是「隨時都在分泌」,人體內自己產生的生長激素,大多是在孩子入睡後一小時左右分泌最多,尤其在晚上10點到凌晨2點這段時間,是分泌最旺盛的「黃金時段」,如果太晚入睡,有可能錯過這段關鍵的分泌時期,即使睡得夠久,還是會影響到生長激素的分泌,不利於小朋友的生長發育。
陳奕成說,研究發現小學生暑假若晚睡時間超過1小時以上,BMI上升速度也會變快。這種BMI的上升,通常也都伴隨身高增長速度變慢的風險。是因為孩子變胖不單只是因為飲食放縱的結果,而是他們身體作息整體被打亂,進而影響成長激素的分泌,以及破壞其他生長相關的荷爾蒙的平衡,才會讓孩子從原來「直著長」變成「橫著長」。
長高不放假作息建議
●就寢時間別晚於晚上10點:即使放假,也盡量維持規律作息,上床就寢的時間當然可以有點彈性的調整,但也不宜與上學期間相差太大,最好是控制在和平時差距1小時以內。避免打亂他們的生理時鐘。等到假期結束的時候,也比較容易調整回正常的作息時間。
●睡前1小時關掉螢幕:電子螢幕的藍光會抑制「褪黑激素」分泌,包括手機、平板、電腦、電視等螢幕,都會讓孩子更難入睡。建議睡前1小時遠離這些電子螢幕,從事其他較溫和的靜態活動,像是親子共讀就是很好的方式,培養更好入睡的環境和情緒。
●白天多活動、晚上睡更沉:白天有機會就外出放電,適度的運動,像是跳繩、跑步、游泳等,不只有在當下會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,在晚上的時候也可以讓孩子更容易入眠,加強夜間時生長激素的釋放。